2月20日,攀枝花市仁和区平地镇迤沙拉村,一座农家小院中,传出阵阵二胡曲声,悠扬婉转。二胡演奏者,是76岁的起光禄老人,他演奏的曲子叫做迤沙拉谈经古乐,早在2009年就被列入第二批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迤沙拉谈经古乐,由洞经音乐发展而来,距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其演奏乐器包括二胡、京胡、三弦、芒锣、唢呐、竹笛等,为多人演奏,既有宫廷音乐的悠扬婉转,也含江南水乡的小调韵味,曲调古朴、清新,别具一格。
彝族古村
古乐流传至今数百年
迤沙拉村位于攀枝花最南端,是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历史上这里曾是南丝绸之路上拉鲊古渡的一个驿站。经过长期的多民族交往融合,这里形成了彝族的一个支系——俚濮,以及独具特色的俚濮民俗文化。谈经古乐,就是其中一大民俗。
起光禄是谈经古乐的代表性传承人,老人虽已高龄,但身体硬朗。“谈经古乐,又叫‘洞音’,是从洞经音乐发展起来的。”起光禄介绍说,在最开始,洞经音乐是一种宫廷音乐,后来流传到民间,为普通百姓所用。
其实,流传在迤沙拉的谈经古乐,不是纯粹的洞经音乐。迤沙拉的俚濮人,其祖先是在明代洪武年间陆续从南京、长沙等地迁徙而来,之后与当地彝族逐渐融合,在此期间形成了特有的文化,谈经古乐也是在那一时期逐渐传唱开来,在婚丧嫁娶等活动中演奏。
因此,迤沙拉谈经古乐,与洞经音乐有很多区别。表现在乐曲上,既有宫廷音乐的悠扬婉转,还有江南水乡的小调韵味。
起光禄说,演奏谈经古乐,最少也要5人,人越多,越好听。
文化传承
发掘整理出20多首曲目
初中毕业后,爱好音乐的起光禄就开始跟着村里的老人学习谈经古乐。到工作、退休后,也一直保持着这个爱好。
1998年,仁和区文化馆找到起光禄,请他帮忙发掘、整理谈经古乐,并形成乐谱。
起光禄说,自古以来,迤沙拉谈经古乐都是师徒口传心授,并没有乐谱。因此,他花了大量时间去整理,将曲目编成乐谱。一边整理,他还一边组织村民学习、演奏。
如今,迤沙拉谈经古乐已经有《朝歌》《叠落泉》《五字诵》《七字诵》《月儿》《桂香颂》等20多首曲目。在仁和区文化部门的帮助下,迤沙拉村还成立了10人左右的乐队,每逢旅游节庆等活动,就会为游客演奏。
平地镇中心校还将谈经古乐融入到教学中,邀请传承人和文化专家到学校进行交流指导。学校的谈经古乐社团,也多次在各种比赛中获奖。(徐湘东 肖洋)
关键词: 迤沙拉谈经古乐
凡注有"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或电头为"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的稿件,均为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并保留"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的电头。
热点
头条
- 裸票价格创近5年来最低 中秋国内航线机票价格降至洼地
- 中国经济增速仍保持较强动力 在全球进出口版图中的地位将进一步的提升
- 油价显著下跌无疑对依赖原油出口的产油国不利 产油国释放明确稳定意图
- 对标“国字号”你追我赶 中国电子商务成为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关键动力
- 续两年迈过80分门槛 知识产权保护社会满意度整体步入良好阶段
- RCEP生效实施为地区和世界经济注入新动能 为中国企业迎来了高质量发展的新机遇
- 众多企业技术产品“上新” 元宇宙为观众带来了身临其境的体验感
- 实施19项接续政策形成组合效应 四部门加力巩固经济恢复发展基础
- 12个行业PMI回升 8月制造业五大分类指数一平三升一降
- 服贸会“朋友圈”不断扩大 中国市场规模非常巨大国际吸引力大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