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书,是少年儿童认识世界的一道光。可怕的是,有些光里夹杂着“射线”,更可怕的是,有些“射线”持续不断。
世界读书日来临之际,记者在走访书店时发现,一些此前被媒体曝光、专家批评的涉嫌暴力色情的儿童读物,仍然摆在书店的显眼位置。一些不知情的家长带着孩子前来购买,花了“银子”,买了糟心。
比如,2020年6月,多家媒体反映的一本儿童读物涉嫌“借写狼群行为来暗示色情内容”。记者走访发现,这本书仍然摆在书店的显眼位置,相关内容也没有删改。不止这一本书,记者按照网络梳理的“童书排雷书单”发现,不少书仍在售卖,其中不同程度涉及“美化自杀”“血腥暴力”“涉嫌畸形恋情”等内容。
有一种观点认为,童书不能“纯净得像真空”。的确,孩子没有我们想象的那样脆弱。我们在讲“王子公主”的同时也应该讲“妖怪”,让他们知道世界并非全是阳光,提前给他们打好应对人生苦难的“疫苗”。但是,童书可以展示但不要诱导。请读一下这样的句子:“它甚至迷恋上了黑桑那种带着爱欲的虐待”“在异性之间的交往中,只按快乐原则行事”。这是展示爱情还是诱导欲望?
有一种观点认为,童书里说的是“动物”而不是人,不要以成人的污秽投射到孩子身上。问题是,童书不是“动物世界”,不是讲述生物知识,而是传达故事情节、价值观。童书拟人化表达的本质是说人的故事,而不是动物的。少年儿童读到的也是人的感觉,只不过恰巧借用了“狼”这个名称而已。
作为家长,我们可以读到许多童书中的文笔之美、故事之精,以及带来的童趣。但是,考虑到读物对少年儿童世界观的塑造,一些读物可否从“儿童读物区”挪到“文学著作区”,或者删改个别细节后再上市。
应该看到,近年来,一些作家和出版社在媒体和家长提出质疑后,迅速对童书进行修改,再版后上市,买方卖方形成良性互动。但仍有一些失格童书“岿然不动”。业内人士直言,相关方考虑到成本问题而选择“冷处理”也是一种常态。
这几年童书市场火爆,各类出版社纷纷投身其中。这在促进市场繁荣的同时,也容易带来一些问题。对待问题“冷处理”,只能冷了家长的心,冷了市场的热情。
期待作者、出版社、监管部门、家长、孩子之间形成良性互动,让健康的童书市场为孩子的世界洒满阳光。(王井怀、宋瑞)
关键词: 处理失格的童书
凡注有"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或电头为"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的稿件,均为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并保留"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的电头。
热点
头条
- 裸票价格创近5年来最低 中秋国内航线机票价格降至洼地
- 中国经济增速仍保持较强动力 在全球进出口版图中的地位将进一步的提升
- 油价显著下跌无疑对依赖原油出口的产油国不利 产油国释放明确稳定意图
- 对标“国字号”你追我赶 中国电子商务成为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关键动力
- 续两年迈过80分门槛 知识产权保护社会满意度整体步入良好阶段
- RCEP生效实施为地区和世界经济注入新动能 为中国企业迎来了高质量发展的新机遇
- 众多企业技术产品“上新” 元宇宙为观众带来了身临其境的体验感
- 实施19项接续政策形成组合效应 四部门加力巩固经济恢复发展基础
- 12个行业PMI回升 8月制造业五大分类指数一平三升一降
- 服贸会“朋友圈”不断扩大 中国市场规模非常巨大国际吸引力大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