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届全国工笔画作品展”日前在中国美术馆举行。展览由中国工笔画学会发起,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美术馆与中国工笔画学会共同主办,是美术领域的全国大展之一。
本次展览分“特邀参展单元”和“全国征稿单元”,共展出431件大尺幅工笔画作品,全面呈现近5年来中国工笔画发展的新趋势、新局面,以及在艺术观念、形式语言、表现手法和媒介材料的运用等方面所取得的最新创作实践与学术探索成果。
“特邀参展单元”汇集111位特邀画家作品。其中不乏久负盛名、为中国工笔画发展做出重要贡献的名家拿出力作、新作。例如林凡的《过溪龙》、冯大中的《黄河朝晖》、萧玉田的《湘云眠芍》等。这些工笔画大家传承经典,以纯熟的技法和脍炙人口的内容夯实了现代工笔画发展的基础,如今新作笔力不老,巨制依然恢宏。该单元还包含近百名中青年画家群体,他们俨然已经是当代工笔画的中流砥柱。这些画家以传统与创新兼顾的创作思路,在表达当代生活上展示出全新的活力。例如冯远的《汉武帝经略边疆遣使丝路》,何家英的《舞之憩》,李翔的《龙腾大湾》,陈孟昕的《怒族鲜花节·生活如歌》等佳作。
“全国征稿单元”展出了从全国近4000件投稿作品中评选出的320件优秀作品,其中95件被组委会收藏。中国工笔画学会又从中推举出三组优秀作品:29件“优秀传承作品”,在当代情境中秉承传统语言,续写传统精神,比如刘志蕾的《梦呓的第三十六行注脚》、刘金凯的《逐梦为马不负韶华》、彭铭利的《新纪元》等;30件“优秀创新作品”凸显出在图像、观念、语言等方面的大胆创新,面貌多样,异彩纷呈,比如郝孝飞的《年年有余》、吕懿的《家在暖阳里》、王玉晓的《楼顶的浴者》、余兴亮的《风清雨过》等;30件“优秀新锐作品”的作者是更为年轻的一代,他们的作品鲜活饱满,充满朝气和活力,比如王墉的《戏蟾》、张亦杨的《风乍起》、曾京的《霓彩时光》等。
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央文史研究馆副馆长冯远认为,这次展览是近年来中国工笔画精品力作的一次集中展示。中国工笔画在近20年来取得了超速发展,作者的数量,作品的质量都呈现井喷式的增长。这是中国画繁荣发展、丰富多样的一种局面。
中国美术家协会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徐里表示,参展的年轻画家非常具有开拓性,在艺术语言、艺术风格、艺术表现形式上有很多突破。“过去的工笔画喜欢画仕女、动植物,在这个展览中,我们能看到各种劳动和生活的场面,包括在新时代涌现出的动人故事,说明工笔画紧跟时代步伐。”
中国工笔画在唐宋时期蓬勃发展,成为中国绘画的主流形式之一。在此后的发展中,它不仅蕴含着东方特有的审美精神和文化内涵,也表达出对生命的认知和现实感受。当下,在接续传统文脉,弘扬时代精神,对接当代审美,表现大美情怀等方面,中国工笔画已然成为重要载体。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美术馆还特别策划了“中国美术馆典藏历代工笔画展”和“三百年来或在斯——陈之佛绘画艺术特展”同步展出,与“第十一届全国工笔画作品展”古今佳作交相辉映,蔚为大观。(记者 赖睿)
关键词: 中国工笔画
凡注有"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或电头为"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的稿件,均为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并保留"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的电头。
热点
头条
- 裸票价格创近5年来最低 中秋国内航线机票价格降至洼地
- 中国经济增速仍保持较强动力 在全球进出口版图中的地位将进一步的提升
- 油价显著下跌无疑对依赖原油出口的产油国不利 产油国释放明确稳定意图
- 对标“国字号”你追我赶 中国电子商务成为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关键动力
- 续两年迈过80分门槛 知识产权保护社会满意度整体步入良好阶段
- RCEP生效实施为地区和世界经济注入新动能 为中国企业迎来了高质量发展的新机遇
- 众多企业技术产品“上新” 元宇宙为观众带来了身临其境的体验感
- 实施19项接续政策形成组合效应 四部门加力巩固经济恢复发展基础
- 12个行业PMI回升 8月制造业五大分类指数一平三升一降
- 服贸会“朋友圈”不断扩大 中国市场规模非常巨大国际吸引力大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