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破圈”是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结合的优势效应,不仅可以激发舞蹈艺术的活力,而且为开拓潜在的舞蹈观众群带来更大的可能。如何让“舞蹈”产生持续的吸引力,寻求不同场域之间“突围”的“度”,创作者们需要沉下心来思考和探索。
七夕之夜,龙门石窟的伎乐天造像“复活”,伎乐天手持阮、横笛、排笛、箜篌、腰鼓等乐器,如天女散花般环绕在以舞者骆文博主演的伎乐天周围轻盈起舞,伎乐天的乐舞从延绵的历史穿越时空隧道,“惊醒”了龙门石窟的伎乐天与金刚力士。7位金刚力士姿态各异,或二手握拳,或单掌行礼,或庄重安详,或不怒自威。金刚法王在众金刚力士的托举下尽显气宇非凡,寓意着雄健的精神,护佑这一方土地幸福安康!
当伎乐天与金刚合而为一,美好盛景憧憬着世人最美好的祈愿,传统文化与现实生活交相辉映,虚与实、静与动、高与低的对比体现着中国传统艺术的审美趣味,真是一次独特的“七夕奇妙游”,七夕之夜的融媒体舞蹈《龙门金刚》以高科技的手段,使舞蹈浸入到历史时空的场域中,艺术审美的“象外之象”与观者的心中之美达成一致,强化了艺术的视听效果。
近来,舞蹈与融媒体的结合, “高冷”的舞蹈重回“大众”的视野,引发了“舞蹈破圈”的文化效应。舞剧《孔子》《杜甫》刷爆网络的《采薇》《丽人行》,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登上春晚的《晨光曲》,以及河南卫视的《唐宫夜宴》《祈》《龙门金刚》……“舞蹈破圈”逐渐成为融媒体热词,启发不同领域艺术家们不断思考,如何以舞蹈的方式讲好从传统到现代的中国故事,唤醒新视觉时代的审美共情?这是极有魅力的文化艺术探索之旅。在这个旅程中,舞蹈与多个文化场域间积极互动与对话,不断寻求着主流文化艺术新的内容和话语表达方式;这是让更多的观众有机会了解和接触真正的舞蹈艺术的过程,特别是获得青年群体广泛认同的过程。
“文物活化”穿越时空:“破圈舞蹈”的接受美学
从《唐宫夜宴》中“唐宫小姐姐”的初次亮相上看,那丰腴憨厚的体态、活泼调皮的个性,以及“打卡上班”的舞蹈过程,活化了唐代乐舞俑的艺术形象,勾连起当代青年“打工人”的日常,“文物活化”穿越时空,不就是如今身边的你我她么?再看《祈》“水中洛神”那翩若惊鸿、婉若游龙的舞姿,在水波光影之间串联起敦煌壁画中飘然若仙的“飞天”形象,是每一个中国人心中至善至美的“化身”……这两个“破圈舞蹈”的成功,背后折射出的文化动因正是当前备受年轻人追捧的“国潮”“国风”热,即传统文化热。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在不同的时期和地域,都有特定的文化符号,这些符号如同文化密码,隐喻着不同历史和文化的图景,并表征着人们对其产生的文化认同和审美共识。当中华传统文化成为一种时尚,文化自信为文艺创作主打“国潮”风提供了接受美学的基础。
随着社会进步、时代发展,人们的艺术欣赏方式和审美趣味也在发生改变。传统文化的当代呈现,既要保持其美学精神,又必须与时俱进、别开生面。传统文化一直存在,是什么让它“热”起来的呢?
首先是探索着中华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唐宫夜宴》等系列“破圈舞蹈”,一改以往严肃、正统的传统文化的叙事风格,将传统文化以更加年轻化、趣味化和艺术化的审美方式进行幽默诙谐或视觉震撼的展演模式,贴合了青年群体的文化品位与审美偏好。
其次是传统文化的创新性发展。传统文化需要借助最新科技的手段的推动,将传统的剧场艺术融合电影、电视的观赏体验,以一种舞蹈影像的新艺术形式,在跨平台、在融媒体传播下,形成多维互动主导的“参与式文化”。例如舞蹈《祈》(《洛神水赋》)正是利用了舞蹈影像的优势,在水中将“飞天”的舞姿艺术化地完成,无数次地剪辑让演员与情境美轮美奂地融合,人们通过舞蹈影像的聚焦,可以轻松捕捉到每一帧画面的艺术美感,从而达到与观众的审美共鸣。这种舞蹈影像犹如万花筒,可以实现剧场艺术无法完成的美学情境,将人们带入一个如梦如幻的精神世界,给大众独特的审美体验。在这种“参与式文化”下,人人都可以化身为“唐宫小姐姐”进行“二度创作”,走入博物馆,进行线上、线下的直播互动,抖音、B站的同款舞蹈持续发酵着热度;人人也可以化身“飞天”,在影像作品中完成角色转化……传统文化借助融媒体串联起古今、虚实,大众通过自身的艺术实践参与和延续了舞蹈“创作”,从而拓展了新的舞蹈文化空间。这是传统文化热助推“小众”共情的成功,从而引发“大众”传播共鸣的效应。
《融》的浸入式“舞蹈风暴”:所到之处,皆为艺术
《舞蹈风暴》一、二季的余温尚未褪去,胡沈员、谢欣、刘迦、李响、黎星等众多舞者已经成为当下舞蹈市场上炙手可热的“风暴”明星。《舞蹈风暴》作为地方卫视的一档综艺节目,充分运用融媒体的成功理念,利用电视、网络、媒体和其他线下晚会等形式,将舞蹈节目与“风暴”明星包装推向“大众”市场,直接推动了这些“风暴”明星所参与的舞蹈剧场如《流浪》《一撇一捺》《大饭店》等票房市场的火热。“风暴鉴证官”沈伟携37位顶尖舞者,其中大多是《舞蹈风暴》的明星舞者所呈现的多媒介浸入式整体艺术现场《融》,更是掀起了一股前所未有的浸入式“舞蹈风暴”。可以说,融媒体的理念促使着电视舞蹈从“大众艺术”反哺剧场舞蹈,以及像《融》一类“特定场域舞蹈”的“小众艺术”中。
《舞蹈风暴》采用圆形的舞台,现场虽然也有观众,但作为一档综艺节目,其更多的受众还是电视机或网络平台前的大众。而《融》的演出是在上海西岸穹顶艺术中心一个两千多平米的圆形空间里,37位舞者在64个方块展位上舞蹈,观众穿梭其间、自行驻足,面对面感受每一位明星舞者的舞蹈身体行为,“所到之处,皆为艺术”。当我们置身西岸穹顶艺术中心时,首先参与的便是“万物皆有灵”的展览,从绘画、雕塑、摄影、手稿等象征64卦象的物品中,感受人与物的关系;席地而坐,四面天幕播放着“一切且相连”的影像,思索人与社会的关系;大幕升起,跟随人群鱼贯而入,走入象征64卦的“乾坤”中,舞者与装置、颜料、空间的互动交融,演绎出人与自我的探寻和追问。
早在2011年,沈伟就创作了实景多媒体行为舞蹈《分与合》,上演于纽约公园大道军械库5500平方米的大型空间,而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画卷》也让我们感受到舞蹈与绘画的艺术交融之美。当年,沈伟认为将《分与合》带入国内上演时机尚不成熟,直到《舞蹈风暴》第二季结束,他所创作的《分与合》的升级版——《融》才正式在国内首演。可以说,《融》的到来恰逢其时,对浸入式体验已不陌生的中国观众而言,别开生面的《融》,是对“整体艺术”理念的全新探索。当观众选择站在远方欣赏全局时,“天圆地方”的整体格局更能一目了然,“64卦象”的无常与变化各有不同又息息相关;当近距离置身其中时,观众可以随意选择自己喜爱的舞者面对面观赏,面前的舞者犹如一件活动的艺术品,其呼吸、律动几乎与观众合而为一,观者已是展演的一部分,“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观众的行为也纳入这一整体艺术之中,真正实现人与万物在艺术的天地中互合为一。
《融》的演出持续10天,舞蹈跨界的成功有助于带来“舞蹈破圈”的效应,“大众”的共鸣追捧让“小众”受到关注,从而实现艺术的共情,“小众”不再是“精英文化”的专属,浸入式的体验也让舞蹈不再“高冷”。
融媒体的创新:舞蹈场域的“突围运动”
舞蹈作为一门舞台表演艺术,其传统场域在剧场和舞台,剧场将观众置于一种与外界隔绝的封闭环境中,也常常会让人感到一种“高冷”。布尔迪厄认为“场域是位置间客观关系的一个网络或一个形构,这些位置是经过客观限定的。”例如:文化场域、新闻场域、美学场域等。当舞蹈离开剧场和舞台,实现“突围”与其他媒介场域合作,不同的语言在同一时空交织,不同的场域边界发生碰撞、交流,例如《唐宫夜 宴》《龙 门 金刚》《祈》《融》等舞蹈的“破圈”效应,就是舞蹈对静态艺术作品、文物史料中的内容、场景进行身体动态还原或舞蹈形式表达,所形成的集表演艺术语汇、视觉艺术表征、历史文化特质于一体的视觉艺术,是传统文化的美学理念与融媒体的创新力量协同催化下的时代产物,“破圈”的结果拉近舞蹈艺术与观众的审美距离,即“小众”与“大众”的距离,成为高雅艺术通俗化、传统艺术现代化的有效手段。
舞蹈“场域”的“突围”互补,缩短了“小众”与“大众”的距离,推动着大众审美的质变,观众与演员的界限也变得模糊,观众成为舞蹈表演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改变了传统的舞蹈观演模式。舞蹈借助其他媒介的表现形式增强了理念的创新,交融成多元的艺术语言,从而开创新的艺术形式,开辟多维度的艺术场域空间,实现舞蹈“场域”的“突围”运动,即“舞蹈破圈”。舞蹈的“破圈”是场域“突围”的文化汇聚,是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结合的优势效应,它不仅可以激发舞蹈艺术的活力,而且为开拓潜在的舞蹈观众群带来无尽的可能。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说:“没有伟大的思想和伟大的观众,就不可能有伟大的艺术。”舞蹈从“小众”走入“大众”,首先胜在创意和内容,还要符合当下的市场规律,唯“艺术化”、唯“技术化”或者唯“市场化”都是不可行的;如何让“舞蹈”产生持续的吸引力,寻求不同场域之间“突围”的“度”,创作者们需要沉下心来思考和探索。(唐白晶 作者为南京艺术学院舞蹈学院博士生、云南省民族艺术研究院副研究员)
凡注有"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或电头为"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的稿件,均为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并保留"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