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神老祖,保佑船员。”一声声吟诵回荡,伴随着气势恢宏的打击乐,埙与笙的音色烘托出远古而神秘的氛围。9月10日晚,著名指挥家谭利华执棒北京民族乐团在中山公园音乐堂带来民族交响诗《大运河》首演。
民族交响诗《大运河》由北京演艺集团出品、北京民族乐团创排演出,青年作曲家郑阳作曲,分为序曲和七个乐章。指挥家谭利华挥动指挥棒,把观众带到了大运河“开河节”的仪式上,北京歌舞剧院青年歌唱家冯金伟特邀担任吟诵,神秘古朴的音乐语言塑造出扑面而来的历史气息,画面感极强。
大运河流经我国的八个省市,连接着家国命运、商贸民生、城市发展、水利交通、文化艺术等多个方面。民族交响诗《大运河》提炼了大运河文化中的不同主题,把它们分乐章表现出来,表现“黄金水道”的乐章秀丽灵动,展现“漕运”的乐章大气豪迈,表现大运河连接丝绸之路的段落,则充满着异域风情。
创排这部民族交响诗,郑阳和北京民族乐团用了一年的时间,“一开始我们曾设想,以大运河流经的每一个省份的民族民间音乐元素为基石进行创作。”郑阳说,后来他觉得,把大运河的文化内涵提炼成主题,再进行音乐创作,能让音乐表现更加丰富。
《大运河》中还包含了两个协奏曲,分别是笙协奏曲与阮协奏曲,分别由北京民族乐团的演奏员郑杨、李雨涵带来。更让观众感到惊艳的是,第六乐章《醉千秋》中还融入了戏曲唱腔的元素。北京京剧院梅派青衣郑潇为《大运河》献声,但除了几句简单的念白,她的吟唱并没有唱词,听起来既空灵,又能与乐队充分融合。“徽班进京就是通过大运河北上,在大运河题材的作品中加入戏腔非常合适。”北京民族乐团团长李长军介绍,“我们把戏曲人声当成一个声部来写,可以说,戏曲女高音和民族管弦乐的融合是《大运河》的创新。”
9月10日是北京民族乐团成立六周年的日子,《大运河》音乐会也是该团成立六周年的“生日音乐会”。“北京民族乐团每年团庆的时候都会推出原创作品,希望今年的《大运河》,能让更多老百姓通过音乐了解运河文化。”李长军透露,今年他邀请了大运河沿线另外七个省市的民族乐团院团长来听音乐会,明年希望可以把这部作品带到运河沿线不同省市,和各地的民族乐团联合演出。(韩轩)
凡注有"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或电头为"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的稿件,均为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并保留"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