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新闻 > 正文
不断尝试 北京西城让文物和名人故居不断焕发新风采
2022-01-13 09:29:54 来源:中国文化报 编辑:

作为北京营城建都肇始之地,北京市西城区是反映北京都城历史变迁的代表性地区,文化底蕴深厚,文物资源丰富。目前,全区现有不可移动文物370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4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59处。

“十三五”时期,西城区实施文物保护解危、解放、解读的“三解工程”,开展腾退一批、修缮一批、合理使用一批、新增认定一批以及筹建开放一批的“五个一批”工作,总投入45.27亿元,完成文物腾退项目33个,腾退居民1894户,启动修缮工程18项,使得一批长期以来不合理使用的文物建筑被解放出来。

在大规模实施文物腾退的同时,如何推进腾退后文物的合理使用,特别是在社会力量参与文物保护的活化利用?西城区进行了有益探索。

华丽变身 让文物有了新活力

从故居腾退、文物修缮到活化利用,西城区在推进文物合理利用方面不断尝试,让文物和名人故居不断焕发新风采。

北京砖读空间和椿树书苑便是“十三五”期间文物活化利用的典型。砖读空间位于西城区西四南大街43号的一处古色古香的小院内,始建于元代、北京城区现存的唯一一座密檐式砖塔万松老人塔矗立院中,这座以万松老人塔为中心的四合院现已成为书香四溢的新型阅读空间。如今,砖读空间进一步升级,从图书文献搜集、借阅、售卖,向北京历史文化挖掘整理和再版、出版、策划等功能转变。

位于骡马市大街9号的林白水故居,经改造后变身为如今的椿树书苑。林白水是我国报界先驱,与邵飘萍齐名,曾创办《公言报》《社会日报》等多份报刊,其故居早在1990年就被列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椿树街道利用林白水故居特点,将其打造为“街道公共图书馆+特色阅读空间+历史名人展览馆”相融合的公共阅读服务平台,在保护文物古建的同时发挥其社会功能。除了邀请文学名家举办讲座,椿树书苑还举办读诗会、书画笔会、吟唱会等多种多样的文化活动。

2019年,西城区率先进行尝试,出台了《北京市西城区关于促进文物建筑合理利用和开放管理的若干意见》,在政策层面对文物的活化利用进行了明确和规范,之后又陆续出台了一系列的配套措施,为腾退文物合理利用提供了政策支持,推动文物开放利用工作取得积极成效。

从“政府一手抓”

向“社会众手搭”转变

“在梳理总结以往成功经验的基础上,2020年1月,我们开始探索‘揭榜挂帅’机制,发布了首批文物建筑活化利用计划,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参与、专家把关、市场化运作’的文物保护利用新模式、新路径。”西城区文化和旅游局相关负责人说。

西城区率先成批次推出文物活化利用项目,并且向社会公开招标,搭建多元参与平台,共同研究确定腾退文物建筑活化利用的方向和路径。“从实践来看,只有把社会各方力量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调动起来,正确引导和有效组织大家自觉持久地守护文物,才能真正形成文物保护的强大合力。”该负责人说。

这种模式实现了从“政府一手抓”向“社会众手搭”转变。通过市场化运作,西城区吸引了一批有情怀、有专业、有实力的社会机构参与到文物保护利用中来,为文物量身定制了既还原保护建筑原有历史风貌,又可持续造血、具备充分社会吸引力的活化利用方案。

在活化利用方向上,能否与文物建筑的历史文化内涵相契合,成为首要考虑因素。比如,梨园公会曾是在京戏曲界人士的民间行业组织,用于建设京剧艺术交流传播及孵化中心。此外,方案与街区功能定位是否匹配,如何补足地区公共文化服务短板、吸引更多的年轻群体参与等也成为重要考量因素,比如,西单饭店旧址将被用于建设多功能复合型文化艺术空间,内容包括非遗技艺和拓印等传统技术体验、文物书社等。聚顺和栈南货老店曾是经营果脯和南北风味糕点的店铺,将用于建设糖果主题阅读及糖果体验空间。

这种探索使得西城区在文物保护利用上有了创新转变。西城区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公开透明的探索方式,以开放的姿态广集社会各方智慧共同探索文物利用,体现了政府文物保护工作思路从“闭门保文物”向“开门用文物”的重大改变。此外也实现了“突出重点保护”向“普遍保护利用”的转变等,更有利于文物建筑在真正意义上“活起来”。

固化经验做法

促进老城保护与复兴

2021年9月,西城区推出第二批文物建筑活化利用计划,进一步拓展文物建筑活化利用的方式和类型,包括杨椒山祠、绍兴会馆、宜兴会馆、护国观音寺(本体)、梅兰芳祖居等10个项目。

“我们通过不断地总结积累经验,形成可复制推广的西城模式,进而应用到更多文物空间的合理利用上,完成一个亮出一个,亮出一个精彩一个,让核心区更多的文物向社会开放,产生更好的社会效益。”西城区相关负责人表示,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用好文物修缮利用成果,深挖历史文化内涵,将会馆、名人故居、博物馆、老城胡同、老字号原址等重要文化要素串联起来,精心规划建设好文化探访路线体系,讲好老城故事。

西城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西城区将进一步固化经验做法,形成更多可复制、可推广、可借鉴的制度性成果。深化市场化运行的文物利用模式,完善社会力量参与文物建筑保护利用项目修缮和管理运营的相关政策机制,规范准入门槛,建立退出机制,加强对公共文化服务监管和跟踪考核,完善过渡性财政扶持政策,让更多文物建筑在开放中真正“活起来”。同时,不断探索街区保护更新分类实施机制、创新城市更新投融资模式和深化党建引领共建共治共享机制,调动多元主体共同参与,促进老城保护工作更加扎实、更可持续。(裴秋菊)

关键词: 不断尝试 北京西城 文物和名人故居 不断焕发新风采

相关阅读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或电头为"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的稿件,均为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并保留"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