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新闻 > 正文
如何以新的方式让故宫走进年轻人的生活?
2022-01-25 13:21:58 来源:中国文化报 编辑:

58岁走上故宫博物院院长岗位,单霁翔曾许下“把壮美的紫禁城完整地交给下一个600年”的承诺。任职7年间,单霁翔走遍故宫9000多个房间,带领故宫博物院扎扎实实做了6件事,让古老的故宫鲜活起来,让年轻人爱上故宫文化。

从农民到工人,从国家文物局局长到故宫“看门人”,单霁翔经历了时代浪潮的洗礼。他始终感恩党的培养,践行着“对党忠诚”的入党誓言。

“国家培养了我,我要不断来报答党”

1969年,15岁的单霁翔到农村务农种菜,体验了两年农村生活。1971年到1978年,他转身成为一名工人。得益于改革开放,1978年,24岁的单霁翔有了进入大学的机会,毕业后又被国家选派到国外公费留学。单霁翔现在仍记得,教育部领导当时告诉他们,选派一个留学生,一年要花国家1万元的经费。“当时我的工资才40多元钱,我想到留学4年就要花4万多元,国家拿出这么珍贵的外汇培养我们,使我对党和国家心怀感恩。”单霁翔说。

1984年,结束4年留学生涯后,很多留学生选择了留在国外。然而单霁翔一天都没有犹豫就回国了。他说:“国家培养了我,我要不断来报答党。”

从萌发对党的感恩之情,到成为一名共产党员,单霁翔一路顺遂,而这源于他孜孜不倦的追求。留学归来后,单霁翔进入北京市城市规划管理局工作,并全身心地投入其中。当时管理局支部书记找他谈话,询问他是否要申请入党。单霁翔想申请,心里却觉得自己离党员的标准还有差距。管理局支部书记让他先写份入党申请书。申请书上交几个星期后,他就被推荐发展成为预备党员。管理局支部书记告诉他,因为他优异的工作表现,大家一致同意为他开发展会。

单霁翔说,是党的教育和抚育,不断推动他成为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他认为,党员最重要的品质就是忠诚,要忠诚党的事业,忠诚党所指引的中国社会主义道路,要不断根据国家新时代发展的号召,尽能力为实现党的目标而努力工作。

“把壮美的紫禁城完整地交给下一个600年”

单霁翔的籍贯是江苏江宁,出生在东北,3个月大的时候就随父母到了北京,住在北京老城的四合院里。单霁翔没想到,从小住在北京四合院,在临近退休的年龄,他成为了“北京最大的四合院”故宫的第六任“掌门人”。

“当时我58岁,离退休还有两年,所以当时就想做一些基础性工作。我们当时喊出了3个口号:第一就是平安工程,确保故宫平安,不能发生安全事故;第二就是要从故宫走向故宫博物院,不能让人们把故宫仅作为一个旅游景点,要让它成为人们心目中的博物馆;第三就是把壮美的紫禁城完整地交给下一个600年。”单霁翔说。

行胜于言。任职7年中,单霁翔带领故宫工作人员扎扎实实办了6件事。头一件就是启动平安故宫工程。单霁翔被外界称为第一个走遍故宫的人,他用脚步丈量了故宫9371个房间。“我们用了5个多月的时间,一间房子一间房子调查,测查存在的安全隐患,然后编制了9本平安故宫工程项目申报文本,并上报给国务院。”单霁翔说,平安故宫工程让故宫的安全得到保障。

第二件事是启动编制《故宫保护总体规划》。通过3年的编制,故宫的每一处古建筑、每一个院落都详细规划了定位,对其保护目标、合理利用的方向进行了规划。第三件事是3年环境整治,彻底清理室内、室外存在的安全隐患,这也为扩大开放做好了准备。第四件事是文物清理,在前任院长郑欣淼带领进行7年故宫文物清理的基础上,又进行了3年再清理。

第五件事是成立故宫研究院。单霁翔说,故宫有450名专家学者,这些老先生是故宫的宝贵财富,要让他们把智慧和经验认真传承下来。“故宫研究院里80多岁甚至90多岁的老专家还在研究岗位上发挥余热。他们身边会有两三名年轻学者跟他们一起工作,这也是在不断学习和传承。”

第六件事是成立故宫学院,传播故宫文化知识,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牵动故宫未来的6项举措启动后,单霁翔等待着60岁光荣退休。未料到,年复一年,他当了7年多院长,也见证了这6项举措的基本完成。“事情要脚踏实地、一点一滴地做。每一位院长在任期中把工作做好,就能给下一任打下良好基础。这是故宫的传统。”单霁翔说。

单霁翔在担任院长期间实施的许多重要举措,对文化和旅游事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解决了安全隐患,加大文物藏品的研究修复以及文化传播,使故宫开放度越来越高,展览多了,文化活动也多了,还通过数字技术、互联网技术加大文化传播,吸引更多年轻人走进故宫。

数字技术让故宫“活起来”

2019年,中国博物馆游客数量排行榜中,故宫博物院参观人次最多,全年接待观众达1933万人次。但最令单霁翔兴奋的是,从实名制售票信息统计中,他看到35岁以下的观众第一次超过50%。“过去年轻人不到30%,现在越来越多年轻人喜欢古老的紫禁城,喜欢他们认为正青春的故宫博物院,我认为这就是我们可以对全国文物系统、博物馆系统奉献的经验——通过不断努力,扩大博物馆和文化遗产在人们社会生活中的影响,更好地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单霁翔说。

如何以新的方式让故宫走进年轻人的生活、让更多年轻人了解故宫文化?单霁翔意识到,数字技术和不断发展的互联网技术,对于文化的传播普及至关重要。他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在家写了6本书,可能也就几万人阅读;做各种报告,一年可能百八十场,听报告的也就是十几万人。但是,《我在故宫修文物》《国家宝藏》两档电视栏目能轻松地将这些文化传播给几千万人甚至上亿人。古老的紫禁城也因此圈粉无数,吸引了众多年轻人自发在网上“安利”。

在单霁翔的带领下,故宫与时俱进,借助数字技术与互联网技术探索新的传播路径,不断将文物藏品、古建筑的信息通过高清摄像手段记录下来,并通过“每日故宫”、故宫官网传递给观众。单霁翔介绍,故宫在2019年和华为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共同建设5G故宫。5G故宫使故宫文物、古建筑更加安全,同时,人们走进故宫之时,通过手机就能及时获知展厅的展示内容、每个展厅有多少人,及时了解更多故宫的文化,使故宫文化之旅更丰富。

单霁翔认为,采用新的传播方式的过程不能停。现在技术发展迅速,需要永无止境地学习、应用这些传播方式。

寄语青年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作为老党员,单霁翔寄语青年党员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每个人成长过程中都有很多理想,通过我们的实际工作,不断实现理想,同时不断树立新时代的新目标。一个个目标的实现,就是我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过程。”单霁翔说。

立足历史与时代发展的角度,单霁翔建议青年党员从事任何一项工作都要“仰望星空、脚踏实地”。“每个人都不一定会在一个岗位上一直干下去,但是你选择、进入到这个岗位后,就应该有‘择一业,终一生’的精神。”单霁翔说,“一旦需要调整岗位,要愉快地服从组织安排。进入新的领域以后,仍然要以‘择一业,终一生’的精神认真钻研,不断提高工作业务水平。这样你的人生经验和工作体会才会不断丰富,才可以把未来的工作做得更好。”(刘 淼 张 影)

关键词: 如何 以新的方式 故宫 走进年轻人的生活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或电头为"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的稿件,均为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并保留"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