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唯一的地方剧种——北京曲剧,今年迎来命名70周年。8月5日晚,北京曲剧命名70周年庆祝大会暨专场演出在长安大戏院举行。专场演出现场,孔洁化身“戏曲达人”,将老一辈曲剧表演艺术家莫岐、韩新民、许娣、张绍荣、王晓莉、赵国来、盛国生、卢雪文等一一请出,以访谈的形式,带领观众穿越时空,回溯北京曲剧70年的发展历程。
老舍先生亲自命名
一段喜庆利落的“裕泰老茶馆”后,北京曲剧功勋作曲家戴颐生、曲剧艺术家许娣与徒弟王玉走上舞台,深情讲述70年前北京曲剧的诞生——新中国建立初期,在党和政府的大力扶持下,北京曲艺艺人以“唱新演新”的演出,表达翻身做主人的欣喜和对党的感激。老舍先生更是不辞辛苦,数次到前门小剧场观看演出,并拿出了创作的剧本《柳树井》。1952年,剧团成功演出《柳树井》,老舍先生正式定名为“曲剧”,为了突出北京的地域特色,还在“曲剧”前面特意加上了“北京”两字,从此北京就有了自己的地方剧种——“北京曲剧”。
艺术家重现“名剧佳段”
北京曲剧诞生以来,创作推出200余台剧目,伴随一段精粹经典优秀剧目的视频,《柳树井》《杨乃武与小白菜》《啼笑因缘》《骆驼祥子》……对曲剧70年历程进行了梳理。曾经于上世纪90年代连续推出《烟壶》《龙须沟》《茶馆》,掀起一股“曲剧现象”的一代艺术家,感恩曾经开创北京曲剧、手把手传艺的曲剧先辈。当晚的演出中,许娣、张绍荣、赵国来、王晓莉、盛国生、卢雪文这一代曲剧艺术家竞相亮嗓,展示了《烟壶》《龙须沟》《茶馆》《黄叶红楼》中的“名剧佳段”。
作为单一剧种和单一剧团的北京曲剧和北京市曲剧团,人才培养无疑是剧种传承的重中之重。1957年起,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原北京戏曲学校)先后多次招收北京曲剧表演、器乐中专学员班,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表演和音乐人才。其间,又从不同剧种和艺术门类中吸纳了一批优秀的表演人才。1999年、2008年、2018年剧团与中国戏曲学院合作,又先后开办了三届北京曲剧表演本科班。
经典剧目将展演一个月
专场演出中,老一辈曲剧人与新生代携手登台,曲剧表演艺术家、双簧表演艺术家莫岐携孙女莫雪,曲剧表演艺术家王晓莉带着小孙女王有有来到现场。今年刚刚毕业于中国戏曲学院的2018级北京曲剧班的新生代演员莫雪,以及作为“北京曲剧七十年票友大赛”获奖者的王有有均有精彩表演。
演出在北京曲剧五代人同唱《祝福您,北京曲剧》的生日歌声中落幕。8月6日起,为期一个月的“北京曲剧剧种命名70周年老舍经典剧目展演”,将先后上演北京曲剧《正红旗下》《四世同堂》《方珍珠》《骆驼祥子》《龙须沟》《离婚》以及京味话剧《老张的哲学》,而曲剧《茶馆》也将连演三场。(郭佳)
凡注有"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或电头为"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的稿件,均为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并保留"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的电头。
热点
头条
- 以消费精品为主题 消博会为推动全球商品和服务对接的桥梁产生积极影响
- 数字化的消费生态系统将给消费带来新的提振 会成为新的潮流趋势吗?
- 相对数值高基数庞大 小镇青年正在成为经济增长中的主力军
- 应用范围更加广泛 知识产权鉴定对全面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的支撑作用更加突出
- “六大门派”企业纷纷盯上这一赛道 预制菜的潜在风险不可忽视
- 载柴油发动机等货物 双向对开的中越班列为物流降本增效打开了新通道
- 上半年夏粮产量再创历史新高 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亮点
- 影响有限无需过分恐慌 科创板的表现为股东们的“惜售”增添了底气
- 全球网购渗透率大大提高 海外华人华侨“反向海淘”推动国货出海订单激增
- 保供稳价政策效果继续显现 中国经济的强大韧性和巨大潜力尽收眼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