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综合 > 正文
关于社恐,你知道的可能是错的
2023-02-24 11:12:21 来源:开智学堂


(资料图)

开智君说你觉得社恐的人是怎么样的?他们在工作生活中有什么样的表现?你是否见过一些看起来非常擅长社交的人,却说自己是社恐的?你觉得他们说的是真话还是在开玩笑?真正的社恐,也许与我们想象的不太一样。下文,W先森结合自身经历,与你分享关于社恐的有趣故事。 作者:W先森来源:公众号「歪思大数据」图源:Unsplash 你是一个社恐吗?你觉得社恐在工作生活中会有怎么样的表现?他们在所有场合都表现如一吗?还是说,只有在某些特定环境中他们会社恐,而在另外一些场合他们又变得活泼?你是否还发现,有的人对外宣称自己社恐,却在线上聊天时显得话痨?这又是为什么? 社恐在工作中常常谨言慎行,因为他们在沟通密集的环境中缺乏安全感。他们常常担心自己说错话,或者说话的目的没有达到。他们常常会在说话前再三斟酌,然而当他们想好要说什么的时候,话题却早已转向,再次把话题拽回来聊又觉得不好意思。 然而,人们对社恐的定义越发变得复杂,比如有人说自己是社恐,但必要时也可社牛。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说法,为什么是必要时,这份「必要」如何发生,他们又是如何转换,学会转换之前又经历了什么。 在这篇文章里,我希望结合自身经历与大家分享关于社恐的有趣故事。

01社恐悖论

在大五人格中,外倾性(即内向/外向)可分为六个子维度,分别是: 热情(Warmth) 乐群(Gregariousness) 独断(Assertiveness) 活力(Activity) 寻求刺激(Excitement Seeking) 积极情绪(Positive Emotions) 社恐不是高冷,只是比较慢热。他们也不是完全拒绝社交,只是在社交中精力耗散快。社恐常常过分关注对方,讲每一句话前总要考虑对方感受,说每个观点前也总要想明白依据和逻辑,陈述每个事实前也要考虑表述的方式,是平铺直叙还是要讲成故事,甚至在讲一个笑话前都要考虑好笑不好笑,会不会让大家冷场,冷场了之后怎么办等等。 社恐怕尴尬,因此少说话更容易避免尴尬,也不需要想太多。 社恐不喜欢做主导并不是因为缺乏主见,而是通常在思考的另一个更重要的事。比如像「去哪吃饭」之类的问题,他们常常觉得无所谓,去哪里都行。做一个跟随者显然更轻松,社恐们可以把脑力省下来去思考别的事。 社恐讨厌大大咧咧,一点小事就嚷嚷叫的人。 他们注重节奏感,在合适的时间里做合适的事,而不是仓皇应对各种变化。社恐不是缺乏感受力,只是不会在人前表现出来。他们有时也会追求冒险和刺激,只不过不喜欢带上一大帮人一起做罢了。这并非枯燥,而只是对多巴胺的分泌没有过多向往。 社恐不容易与人共鸣,他们常常带着一种审慎的目光看待事物,忍不住会去思考情绪背后的原因、本质、产生的过程等等。 你可能会觉得社恐擅长自寻烦恼:明明没有必要思考,为何总要想那么多,做人简单一点不好吗?然而,对于社恐而言,思考正是他们最感兴趣的一件事。

02「反常」的社恐

你可能会觉得,社恐肯定做不好需要大量说话的工作。比如做管理、公众演讲、主持、公关、销售等等。 但现实却总能找到例外:一个脱口秀演员平时沉默寡言,喜欢宅家写稿;一个大公司高管异常内向,连公司年会都不出席,宁愿对着镜头说话;一个优秀教师平日里话很少,在讲台上却滔滔不绝。 当社恐们感觉内向性格阻碍了行动时,他们才会停滞不前。但若掌握了具体、合理的行动策略,他们往往做得比普通人更优秀。简而言之,恐惧只是因为不知道如何做,当明确了做法之后,社恐们即使紧张、难受,都仍然能把事情做好,谈好。 曾经有一段时间,我频繁地在头马俱乐部的周会里面担任主持人。刚开始每次上台都是煎熬,随着上台次数多了,我渐渐掌握了诀窍。 首先你得在演讲者说话时尽可能用心聆听,提取演讲中的闪光点,你可以收集观众反应,把大家印象深刻的点记下来,到了串场的时候复述一遍。 你还可以在会议开始前,跟每一位演讲者了解他们的演讲内容,这样既可以提高你的安全感,又能更好地承上启下。 简而言之,承上就是夸一夸上一个讲者,聆听时的随手记就能用上;启下则是早已准备好的会前信息,你也完全不慌。 小时候在《读者》杂志上的一句话,让我至今仍旧记忆犹新:真正的勇者并不是不恐惧 ,而是他们能够带着恐惧坚定前行。 我相信所有「在必要时能社牛」的小伙伴都有过这样的体会,随着行动的慢慢推进,随着自己说的话越来越多,恐惧这块心头上的大石也会慢慢放下来,进而觉得社交、演讲这些事也没什么大不了。 珍妮弗·康维勒在《内向者沟通圣经》中为社恐们提供了一套行动框架,她称之为 4P 法:准备(Preparation)、展示(Presence)、推动(Push)、练习(Practice)。我惊觉,自己多年前在头马俱乐部里经历的训练,不就是 4P 法的典型案例吗?珍妮弗的提炼只是把同样的联系拓展到几乎所有需要沟通的情境罢了。 另外, 社恐可以在一个相对更有安全感的场合去建立说话的勇气。比如开智的聚会里,没有一个人会觉得我社恐,他们看到的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的我。那是因为开智文化本就自带开放平等的对话关系,大家也都只有「学习者」的身份,在这样的环境下,社恐也就多了一份安全感。

03社恐的狂欢

有时候,我们需要理解社恐到底是怎么一回事,而不是急着要去改变对方。比如一个强势而又外向的妈妈可能难以理解内向儿子,还常常将其纠正为外向。 但内向和社恐却又有所不同,我儿子虽然比较内向,但他却能在许多场合对答如流;小学时,我常常只会跟固定的几个同学玩,但他却能把社交圈子扩大到其他班、其他年级。可以说,内向并没有让儿子变成社恐,反而还显得有点社牛。 珍妮弗·康维勒用 4P 框架总结了关于社恐从事各项工作的办法,在她看来,只要掌握了正确的路径,社恐可以做任何事,可以做得跟社牛一样出色。 但如果她的说法成立的话,那还有什么必要把人划分为内向外向?这又是否意味着每一件事情内向者都要付出更多努力才能成事?为什么内向者不能在那些更能发挥自身性格优势的地方发力? 事实上,《内向者沟通圣经》所总结的方法并非针对内向者,而是面向所有有志于成事之人,提出了一系列行动方案。书本之所以备受好评,是因为 内向者更擅长事先学习和准备,而不像外向者那样可以在与人互动的过程里面直接学习。内向者的学习过程往往是在与人互动之后,通过独自思考完成的。 让社恐在各种情境下表现更好的一个隐喻是 「演员隐喻」——我们只是扮演自己的一个演员,你可以扮演一切你喜爱的角色。你可以把 4P 法变成演员 4P:理解角色,尝试扮演,入戏,不断 NG。你可以在难受的时候喊 Cut,去一个安静的地方恢复能量。你可以通过不断 NG 将角色演得更好,你可以不断自查「胶卷」,看看自己演得怎么样。这是一种演员式的改变。 你还可以通过改变情境来最大限度地发挥优势。比如说成为专家而不是管理者,成为原创产品的创造者,而并非跟随者,在事情更细分的颗粒度中,你总能够找到适合发挥长处的地方。 ■

如果你是一个内向者,你会如何发挥自己的优势?我们该如何识别出自己的优势,获得更好的人生发展?欢迎报名开智「人生优势论」这门课,它是阳老师人生发展学的基础理论「人生四论」之一。

它的要点简而言之,人生优势分成个人优势与情境优势,总计九大类,也就是你人生发展的九芒星。其中的情境优势,才是 28 岁之后人与人的发展区分开的关键。

本次课程今日正式开始预售,将于 3 月下旬开学,5 月初结业。首期课程形式为阳老师团队直播课、录播课、活动课以及参与开智测评等,帮助你深入理解自己,建立你的人生优势系统。

想将这门技能收入囊中吗?立即报名!首期内测正式开启,福利多多,抓住机会啦~

人生优势论,建立你的优势系统人生优势论,建立你的优势系统人生优势论,建立你的优势系统

↙点击阅读原文,建立你的优势系统

关键词: 你知道的 还可以在 自寻烦恼

相关阅读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或电头为"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的稿件,均为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并保留"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