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贵州省国资委获悉,贵州高速集团坝陵河大桥项目先后被授予“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全国公路科普教育基地”“贵州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贵州省科普教育基地”“2022年度全国交旅融合创新项目”“贵州省坝陵河桥梁博物馆”“2023年度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成为贵州省桥旅融合的第一张靓丽名片。
擦亮“桥”名片
“坝陵河大桥建成时为‘国内钢桁梁悬索桥最大跨径’。贵州高速集团以这一世界级工程建筑为核心资源,采用‘馆桥合一’方式,于2019年建成省内第一家以桥梁为主题的科技馆——坝陵河贵州桥梁科技馆,吸引过往游客到访参观。”贵州高速集团相关负责人说,2022年贵州高速集团再次投入1000余万元,对科技馆进行全面提升改造,除展陈区域外,还配置有多功能研学教室、研学住宿单元、青年之家图书馆、桥梁文创店、桥梁咖啡吧、公共餐厅、停车场等配套设施。同时,增设上桥观光电梯,建设快速充电设施,搭建园区公共网络系统,时时处处都体现着对游客需求的精细化服务。
【资料图】
如何充分发挥坝陵河大桥的资源优势?
贵州高速集团通过招商引资,在桥上开发了高空蹦极、低空跳伞、高空秋千、急速滑降等多项极限运动项目。其中大桥高空蹦极项目以370米的高度被吉尼斯世界纪录认证为世界最高商业蹦极。借助“桥上体验”的品牌带动效应,坝陵河大桥推出了空中餐厅、空中漫步、婚纱拍照、观赏星空等定制服务,进一步丰富高桥体验性旅游产品种类,提升了二次消费转化效率。
“我们还规划建设了‘坝陵河大桥极限运动休闲度假区’,开发建设高端精品民宿,打造网红级住宿产品,在桥下推出徒步、漂流、溯溪、定向越野、拓展训练、户外瑜伽等运动项目,拓展桥旅融合新业态。”贵州高速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截至目前,坝陵河大桥共接待登桥观光游客5万余人,仅极限运动旅游项目营业额就达800余万元。
“贵州桥是一张世界级名片。要让这张名片更富内涵、更具价值。”贵州高速集团不断挖掘贵州桥的特色元素和贵州传统文化艺术,组成文创团队深入各大知名专业企业考察,全面加强与积木头部企业、故宫礼物等国内知名文创团队合作,分阶段、分批次开发了贵州交通系列颗粒积木产品和大桥文创系列产品。
其中主推产品“贵州·坝陵河大桥”系列文创纸雕灯,采用镂空技艺实现3D空间效果,并融合了喀斯特地质地貌、黄果树瀑布、坝陵河大桥、高桥文旅极限运动等多种贵州IP元素,将“多彩贵州”融于“一画之间”,一份份文创产品成为坝陵河大桥观光旅游者的专属伴手礼,成为讲述贵州桥梁故事,传递贵州桥梁精神的新媒介、新产品、新特色。
讲好“桥”故事
据介绍,坝陵河贵州桥梁科技馆立足研学、展览、推介三大功能,以世界级工程建筑坝陵河大桥为核心资源,通过建立“贵州·世界桥梁博物馆”展区,汇总展示省内49座主要高桥分布图、数据表等内容,精选十座极具代表性的大桥,以建筑模型和图文视频进行重点展陈,面向公众讲述贵州桥梁数量之最、桥型之最、奖项之最。
“与此同时,我们深度挖掘桥梁建设背后的感人事迹,以承接主题党日、群团活动的契机,特邀桥梁建设者、见证者多角度讲述建桥故事,传递大国工匠精神,激发奋进新时代的贵州精神。”贵州高速集团相关富人说,截至目前,科技馆展陈面积达6350平方米,涵盖27个主题、266幅展板,累计接待游客参观10万人次。
为了让沉浸式体验有深度,坝陵河贵州桥梁科技馆坚持用数字化手段赋能,运用数字信息技术,全方位、多角度展示贵州桥的前世与今生,先后引入桥梁数字孪生、BIM建模、桥梁健康监测等管理系统,以电子屏、互动屏、3D等声光电形式丰富课程内容,开发运用了展馆语音自动播放系统,开设了VR接口设备和技术,大大提升了展馆科技含量和观赏性、趣味性。
在“国之重器·桥梁科技”主题研学品牌塑造方面,贵州高速集团以特色研学实践教育为重点,开发设计中国首个以桥梁为主题的“STEAM研学课程”,综合构建基础、进阶和高阶三级课程体系,升级“桥遇人文”“桥遇科技”“桥遇自然”基础课程,针对不同学龄阶段提供科学、技术、工程、艺术、数学等18门72课时的授课内容,还专门比照大桥构件缩小制作研学教具,让学生在桥梁设计互动游戏、桥梁施工动画演示、亲自动手实践搭桥中,激发研学游的知识兴趣,在孩子们心中播撒“科学家”“工程师”的种子。
目前,坝陵河贵州桥梁科技馆已承接全省中学生“国之重器·桥梁工程”科普活动,与106家旅行社建立研学游渠道,与100余家学校签订《馆校合作协议》,累计接待学生3万余名,到20余个市县50余所学校开展了“桥梁科普进校园”主题活动100余次,5万余名师生参与。
提升“桥”价值
为使桥梁名片更加响亮。贵州高速集团紧紧围绕“多彩贵州·从万桥飞架看中国奋斗”宣传主题,坚持外宣内宣结合、央地媒体贯通、网上网下互动,让坝陵河大桥成为名副其实的网红桥、打卡点。同时,贵州高速集团主动争取政策资源,以承接产业发展会、项目推介会、招商引资会以及体育赛事、文旅赛事、教育赛事等各类会议、赛事活动为契机,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拓宽发展框架、提升品牌形象,助力桥旅融合高质量发展。
“2012年至2018年,坝陵河大桥连续举办7届‘中国·黄果树坝陵河大桥低空跳伞国际邀请赛’,并成功举办了东盟教育周分会场和各类国际交通交流活动,塑造了坝陵河桥旅融合项目的国际知名度和品牌影响力。”贵州高速集团相关负责人说。
坝陵河大桥毗邻黄果树景区百万级流量资源,在此前提下,贵州高速集团为努力实现区域旅游业发展一体化和整体效益最大化,积极推动坝陵河桥旅项目与周边旅游资源融合发展。
随着坝陵河桥旅融合项目的“出圈”,催生了匠庐·阅山、文凡·峤山等10余家高端精品民宿群,在蛮寨村形成了民宿集群,桥旅、体旅、文旅融合的发展,也带火了周边徐霞客茶马古道、红崖天书、滴水滩瀑布等“景点”,形成以坝陵河桥旅项目——红崖天书——茶马古道——滴水滩瀑布为主的旅游环线。
坝陵河桥旅融合项目通过充分融入区域旅游产业发展,不仅对区域旅游综合接待能力和服务品质提升形成了有力补充,同时还带动当地特色农产品销售和农民就业增收近5000万元/年。
“目前,蛮寨村已改造民房30栋、新增床位240张,民宿营业年收入达800万元,匠庐阅山民宿入围“全球必睡民宿名单”前15名。”贵州高速集团相关负责人说。
“桥”的启示与思考
“坝陵河大桥建成时是世界首座山区跨峡谷千米级跨径桥梁,是国内少有的可进入桥体内部开展旅游观光的超级工程。我们要推进桥旅融合发展,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加强资源整合和开发利用,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经济优势,加快推动贵州桥旅融合产业化实现新突破。”贵州高速集团相关负责人说。
千方百计吸引客源是推动桥旅融合发展的关键所在。在旅游市场竞争激烈的当下,贵州高速集团坚持线上线下、境内境外共同发力,广泛拓展吸引客源。同时,大力发展更多体验式、互动式、沉浸式旅游项目,增强旅游体验感,让每一位游客都成为贵州桥旅项目的代言人。
为把“服务”作为发展的第一品牌,贵州高速集团聚焦满足市场消费群体多元化需求,在品质、品位、品牌上下功夫,主动回应游客关切,不断挖掘开发新业态、新产品、新服务,让每一位游客满意而来、满意而游、满意而归。
记者:罗晟鸣
关键词:
凡注有"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或电头为"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的稿件,均为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并保留"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