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看到有网友的讨论,退休养老金的调整水平在不断下降,从2015年的10%连续下降至2023年的3.8%。于是,他认为2024年养老金调整水平还会下降的。说实话,这种想法有些太想当然了。
每一年养老金调整水平的确定,都是一个非常漫长的复杂测算过程。一般在每年年底的12月份,全国财政工作会议会安排预算,对明年的养老金调整进行准备。在每年3月份公布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国家才会明确今年的养老金是否调整。真正公布养老金调整增长比例的是,每年的国家养老金调整通知。今年是5月22日公布的。
(相关资料图)
我国养老保险基金确实面临着一定压力。按照2022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我国离退休人员数量比上年度再次增加487万人,总数达到了13644万人。养老保险基金的支出规模也在不断庞大,2021年养老保险基金支出为56481亿元,2022年的养老保险基金支出为59035亿元。
不过,也有好的现象在这里。年轻人的参保积极性在不断提高,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人数有48074万人,上涨为50335万人。参保职工2022年比2021年增长了1794万人。
养老金的上涨究竟跟哪些因素有关呢?
按照《社会保险法》的规定,国家建立基本养老金正常增长机制,根据职工工资增长和物价增长情况,适时调整退休人员基本养老保险待遇水平。
职工工资增长,是退休人员养老金上涨的根本动力。2023年我国经济全面复苏, 职工工资增长速度是超过去年的。首先2023年上半年,我国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9672元,比上年同期名义增长6.5%。上半年全国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11300元,同比增长6.8%,而社会平均工资的数据2022年同比增长率只有4.9%。
从居民收入情况来看,2023年的各类工资增长率肯定要超过去年的。按照养老金计算公式,社会平均工资是计算养老金的一项重要因素。因此社会平均工资增长率越高,一般养老金增长率也会越高,而不会降低的。
关于物价增长情况,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的物价增长控制目标是3.0%。不过现在还好,上半年物价增长只有0.7%左右。
另外,在2025年之前,国家将出台政策调整人们领取养老金的年龄和最低领取养老金的缴费年限,这两项政策有助于大大缓解养老保险基金的收支压力。
所以说,明年的养老金增长幅度下降的概率极低。
总体来看,这些年养老金增长的幅度并不是一直在下降的。从2008年开始养老金的调整幅度就保持10%,一直到2015年。2018年至2020年,连续三年养老金调整的幅度是5%。2021年调整幅度为4.5%,2022年为4%,2023年为3.8%,下降幅度还是趋缓的。预计经济形势一旦好转,相信养老金的涨幅会出现反弹。所以,现在就断定养老金涨幅2024年会降低,真的没有必要相信。
关键词:
凡注有"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或电头为"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的稿件,均为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并保留"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