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蛇上竹一种色,黄蝶隔溪无限情。”近日,由中国外文局传播中心海外网络传播平台发布的一则蛇年主题中国画视频博得海外网友围观与点赞。这幅作品的创作者正是来自醴陵的“00后”女博主陈雯。
视频中,陈雯手中的工笔由浓转淡,勾皴点染,轻重缓急,展示气韵生动的传统中国画的同时,也带火了自己的文创产品。
陈霞在书房进行绘画创作。 记者 易楚曈/摄
【资料图】
告别“学徒”,执画笔创业
醴陵是东汉古窑的“活态史诗”,也是釉下五彩瓷的原产地。
2001年,陈雯在这里出生。
陈雯说,她没有系统学习过绘画,其技能源于职校课间为陶瓷素坯勾线、汾水实践,从中接触并学习了中国画。
“白描、工笔、写意等,这些都是我们需要学习的课程。”陈雯说,那时候的她在同班学生中绘画基础弱,但不服输的性格,使得自己后来居上。“有时,好友从食堂吃饭回来,我还在练习白描。”七年的专业磨砺,让陈雯的画笔线条,从凌乱无章变成了如今的惟妙惟肖。
大学毕业后,陈雯没有从事与陶瓷设计相关的工作,而是在一家绘画培训机构,当起了老师。“工作是学校推介的。说实话,我并不喜欢这样日复一日、流水线似的生活和工作。”于是,她辞职在自媒体平台开设“盼棠”账号,开始自由创业。
古法新绘,线上“圈粉”40万
陈雯的选择并非一时冲动。“培训机构上班那会儿,我就开设了‘小红书’个人账号,然后利用所学,分享绘画技巧,吸引了一批粉丝。”陈雯说。
一部手机、一个三脚架、一间书房,陈雯开始了她的创业之路。如何才能从竞争激烈的自媒体领域脱颖而出呢?
经深思熟虑,陈雯精准锁定年轻群体作为核心受众,继而深耕中国工笔画与花鸟画创作领域。
“年轻人喜欢养宠物,喜欢泼墨、漆扇等国潮文化。所以,我的个人IP主题就是水墨古风与猫的邂逅。”陈雯说。
视频里,陈雯的泼墨技法融合了传统中国画中焦、浓、重、淡、清五色浓淡变化,也嵌入陶瓷的汾水工艺,并且在色调上也进行了创新。“我在花青、钛青蓝、青紫等颜料中加入珠光后,深受年轻客户的喜爱。”陈雯说,目前她运营的抖音、小红书、哔哩哔哩等平台账号,全网粉丝已超40万。
期待推出“盼棠绘”釉下五彩瓷
水墨氤氲,墨彩幻化。平台短视频的大火,也将“流量”化为陈雯的创业收益。
“平台有人私信我,称想买‘竹菊’画作的知识产权,运用到手机壳的产品设计上。”“这幅画卖了200元,我开心了许久,觉得付出终于有了回报。”这次的成功也让陈雯清醒意识到,唯有优质的原创内容与热门话题有机结合,才能实现流量和个人收益双丰收。
随后,她尝试在绢、帛、扇、碟碗、镜屏等不同载体上创作,绘画对象也从山水、花鸟移至动漫、商标设计等领域。
“今年年初订单最多,两个月就交付了近80幅原创画作。那段时间,好友相聚、亲朋会餐等活动,均被我拒绝。”陈雯说,那时的她熬夜赶制画作是常态。如今,她的画作定制、设计授权订单络绎不绝,月均成交量达万元。
“微小的个体,只要足够努力、足够真诚,都能成为创造社会价值的支点。”陈雯坦言,未来,她最期待与醴陵陶瓷厂联手,推出“盼棠绘”釉下五彩瓷作品,将自己的国画创作风格应用于醴陵瓷器。
关键词: 醴陵
凡注有"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或电头为"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的稿件,均为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并保留"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