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近日,微信公关总监在"微信派"官方播客中表示,针对逝者账号的问题,产品团队研究决定,从今年9月起,对长时间不登录使用的微信账号不再回收处理。这一消息引发广泛关注,许多网友称赞这是对数字生命的尊重,体现了人文关怀。
数字化生存的当下,社交媒体不仅是沟通交流的平台,它产生的数据,也是人类生命在数字世界的延续。聊天记录、生活点滴、购物凭证……这些数据就像数字生命"日记",成了记忆的容器、情感的寄托。此前,已有不少网友分享和逝去亲友账号"交流"的故事,并尝试留住逝去亲友的账号。比如定期登录,在余额里留点钱,确保绑定账号的手机号不停机、不注销等。
在互联网平台的运营逻辑中,资源回收是常态。回收长期不登录账号在技术层面上能够避免资源浪费,有利于减轻系统负担、降低运维成本。然而,当数字身份成为人类生存的重要组成部分时,平台正视数字遗产的留存与保护,回应了时代的需要,也是科技向善的示范。
守护数字记忆也是社会进步的表现。当平台不再将账号简单视为可回收资源,而是看作生命故事的载体,就是在数字世界中守护人文之光——尊重每一个独特个体,敬畏每一个生命痕迹。
当然,保护数字遗产仍有需要细化的命题:如何明确隐私与怀念的边界,在可见内容、可见人员范围等方面充分尊重逝者的意愿,避免"善意的越界"。同时,界定数字遗产的法律地位,需要更完善的法律框架和社会共识。但微信迈出的这一步,树立了值得借鉴的标杆。
这不仅是平台政策的调整,更是数字文明时代的前奏。(评论员陈改)
关键词: [db:关键词]
凡注有"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或电头为"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的稿件,均为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并保留"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的电头。
热点
- 今日看点:房产景观设计的生态美学与人性化设计策略?
- 养老规划投教先行|银华基金:养老投资为何优选Y份额?
- 多部门:到2027年底实现电动汽车充电服务能力翻倍增长|今日热讯
- 前沿热点:“十四五”里的幸福清单丨用“卡路里”打开“十四五”这五年
- 明新旭腾(605068.SH):收到项目定点通知 总销售金额约6.5亿元
- 气候原因致大闸蟹“姗姗来迟” 现存蟹相关企业超2.1万家
- 每日快讯!今年下半年来最强冷空气即将抵达 降温日历看你家何时降温
- 泰和新材:芳纶隔膜产品已向某些车企电池批量供货 今日讯
- 中汽协:1—9月份汽车销售2436.3万辆 同比增长12.9%-热门看点
- 今日精选:叮当健康上架诺华创新药盐酸阿曲生坦片 已完成首单销售